根據醫藥經濟報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生物制品市場規模達到1350億元,約占藥品總體市場的9.2%,同比增長11.5%。
其中,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前100位生物工程類藥物用藥金額已達到136.11億元,同比增長13.78%。
根據醫藥經濟報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生物制品市場規模達到1350億元,約占藥品總體市場的9.2%,同比增長11.5%。
其中,國內重點城市公立醫院前100位生物工程類藥物用藥金額已達到136.11億元,同比增長13.78%。
圖片數據主要來源:醫藥經濟報
在生物大分子藥物市場中,抗腫瘤抗體類藥物最引人注目。目前,備受關注的抗腫瘤四大抗體藥物是曲妥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尼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
根據CFDA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重點城市公立醫院四大抗體用藥金額為18.46億元,同比增長21.38%;四大品種總體市場規模已達44億元,占據中國抗體類市場的半壁江山。
其中,2016年利妥昔單抗總體市場規模達到16.67億元,表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重點城市公立醫院利妥昔單抗用藥金額為7.34億元,同比增長22.94%,是抗體藥的領軍產品。
曲妥珠單抗總體市場規模已達11.9億元,在抗乳腺癌治療市場表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重點城市公立醫院曲妥珠單抗用藥金額為6.07億元,同比增長14.2%。
貝伐珠單抗總體市場規模達11.96億元,且適應癥增加后,銷售額相比2014年增長了63%,增勢迅猛;重點城市公立醫院貝伐珠單抗用藥金額為3.6億元,同比增長37.43%,是世界上第一個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
尼妥珠單抗自2008年上市以來,公立醫院用藥市場規模已突破20億元;重點城市公立醫院尼妥珠單抗用藥金額為1.45億元,同比增長11.96%,是首個國產抗癌抗體藥。
由此可見,中國生物工程類藥物在市場中的比重正逐年增長,而化藥比重下降的趨勢已成定局。
同時抗腫瘤抗體類藥物在臨床治療中極具發展潛力,但是在中國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四大品種藥物中,有三種是從國外引進的。
相比之下中國藥企和國外制藥公司的差距還是十分懸殊的,外來中國藥企能否戰勝外企從而主導這一市場份額,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經玩美數據整合編輯
圖片資源來自于百度圖庫
?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關注官網“玩數科技”
點右下角,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