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ao TL, et al.? 翻譯:北醫三院李瑩(303733725@qq.com)? 發布:李常虹? 審核:翟佳羽
類風濕關節炎(RA)、強直性脊柱炎(AS)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等多種風濕病患者,在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DMARDS)或生物制劑后容易出現感冒、發燒,甚至多種病毒的感染,如帶狀皰疹的發生。但具體是哪些藥物更容易引起帶狀皰疹呢,下面這項研究給了我們初步的提示。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增高。但對于亞洲人群,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患帶狀皰疹的流行病學仍少有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確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患帶狀皰疹的危險因素和結果。
?????? 此研究為病例對照研究。研究對象:共有9025例于2001-2014年期間新診斷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其中,275例(3.05%)在診斷RA后診斷為帶狀皰疹。作為疾病對照組,未患帶狀皰疹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根據年齡、性別、診斷類風濕關節炎后患帶狀皰疹的時間以4:1與類風濕關節炎-帶狀皰疹組患者進行匹配,一共有1100對照組患者。
????? 使用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評估OR值,以評估接受不同免疫抑制劑的RA患者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和嚴重程度。
使用糖皮質激素(≥10毫克/天,調整OR值(aOR)= 2.30,P = 0.01),抗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制劑(aOR = 2.07,P = 0.001)和常規抗風濕藥物(甲氨蝶呤(aOR = 1.98,P<0.001)和羥氯喹(aOR= 1.95,P<0.001))增加了RA患者患帶狀皰疹的風險。糖皮質激素與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存在劑量依賴性(p<0.001)。接受生物制劑治療的RA患者帶狀皰疹的診斷時間明顯短于未接受生物制劑治療的患者,且在接受生物制劑治療的RA患者中,有更高比例的嚴重帶狀皰疹及眼受累患者。
RA患者使用特異性免疫抑制劑會增加其患帶狀皰疹的風險。生物制劑的使用與嚴重帶狀皰疹的發生相關。因此,在使用免疫抑制治療時,應密切監測帶狀皰疹的發生,以阻止出現嚴重的帶狀皰疹并發癥。
引自:Liao TL, et al. Risk and severity of herpes zoster in patientswith?rheumatoid arthritis?receiving different immunosuppressivemedications: a case-control study in Asia.BMJ Open.?2017 Jan 5.